广东男篮拒放徐昕,杜锋被自家球迷骂狠,91%的球迷支持他下课!
91.3%——这不是投票游戏,是一群广东男篮老球迷在自发统计情绪。呼声直指杜锋。有人去官方账号留言,词不重样,结果被秒删。删得再快,也挡不住一个词往外涌:下课。气氛已经到这份上了,还能装看不见吗。
时间往前拨到7月28日,全运会男篮对阵巴西男篮。暂停哨一响,场边传来一句“别给他”,说的据称是内线要位的徐昕。随后更狠的在后头——暂停席边,教练叫人过来“输出”,球员情绪顶上去,指鼻子回怼,被队友架开。现场球迷的口述,有细节、有火药味。离队申请从哪儿冒出来的,线索就挂在这场面上。要不要这么僵?
展开剩余68%往规则里看路。CBA联赛的独家签约权握在广东男篮手里,只要俱乐部给到100%涨幅的B类合同,徐昕就只能续。拒绝续?那就去海外,不能跳到别的CBA队。注册期只剩不多的时间,谈交易,难度直线上升。媒体人球圈赵探长提过一句——上个月双方还在谈续约,如今画风急转,这一脚刹车踩得突兀。俱乐部的取向也明白,他是队内唯一有足够身高的中锋,轻易放人,等于拆了自家篮下。
回到用人。熟悉杜锋的比赛习惯的人都明白,徐昕犯一次错,立刻下,边上“教育”,回去再坐一排。哪怕有一场打出存在感,之后几个夜晚也可能看饮水机。年轻内线的起伏谁没过,但这种一上来就扣帽——信任感一点点被磨掉。话直说,管理的力度可以有,持续“冷”着用,容易把人心磨散。
这段时间的风,不止一股。徐杰被前女友爆料,一度刷屏;对方已回国,承诺的报警并未落地,实锤看起来不足,话题热却凉得也快。夏季联赛又起争议,疑似“打假球”的讨论把广州球迷情绪点着。连着几桩,把球队外部舆论拉进了低气压区。内外叠加,这才叫“多事之秋”。
再看平台侧。大量“让杜锋下课”的评论,官方账号快速清理。没回应,只留空白。to reset?社媒场上,删帖是最容易的动作,也是最没用的动作。球迷在意的,是一个清楚的说法,是对球队方向的交代。遮一会儿,风不会小。
选择摆在眼前。续下去,把徐昕留住,给到明确的角色与上场节奏;或是放手,换回可用的资源与时间窗口——但规则把出口收得很窄,现实讲不出太轻松的方案。更现实的是,那场“别给他”的喊话已经留痕,沟通要从这句开始补。再拖,损失继续扩大,训练场上一个人练、比赛日一张空位子,都是代价。
球迷的情绪值已经拉到红线,91.3%这个数字不好看,也很直白。俱乐部的决策层看见了,教练组也听见了。接下来该做的事不复杂:把话讲清,把角色定准,把规则用对。别让人只剩投票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发布于:广西壮族自治区